质变的泥性
--关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陶瓷研究班的教学和创作
吕品昌

  在陶瓷烧造上,自然的泥土,经火的"洗礼"会产生"陶化"和"瓷化"的质的变化。任何一件陶艺作品的诞生,都经历过这样一种质变。

  这种物质意义上的变化,也可以从人文角度来看待,赋予它们"升华"的精神涵义。

  强化表现技能、深化艺术思想、纯化陶艺品格,以至提高综合创造力,是每个参与研究班学习训练的同学所抱定的目的,也是研究班设置与教学展开的主旨。彼此都认定一个主题,那就是升华。

  教学上,我们努力为这一主题的展形创造相适应的条件。

  研究班课程安排坚持按陶艺的传统技法要求开展基本功的训练,重视一般造型能力和工艺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按陶艺的特性和本体语言,并立足现实生活经验进行艺术表达的综合创造力。

  基础训练我们分两大块,即雕塑基础和陶艺技巧。

  雕塑基础训练是按美院传统的、严谨的学院派方式进行的,训练其科学地认识和表现对象的能力。但更多的是将雕塑和陶艺造型技巧的训练揉为一体,把形成综合创造力的最终目标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也就是说:既锻炼同学的空间体量感和结构感,又锻炼学生用陶艺技巧把握和塑造形体对象的能力。

  在开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和同学们一起工作。这样做是很重要的。学生们可以领悟到老师和他们做着同样的努力,会遇到同样的难题,这对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我们的训练是多层次的。有的同学可能只是热衷于一些技术枝节,但我总是要求他们应同时涉及各个方面,去感受周边的环境,去感受那些有利于发展个性、增进修养的事物。具体而言,就是不仅要做陶,同时也应画画、听讲座、看展览、参与学术讨论,总之充分地感知这个世界……要超越技术,发展自己的思想,不要死蹲工作室,而要善于在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中发现每一点闪光的东西。

  技法训练和创作训练,我们是平行并进的。目的是促使每一个同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手段。--我们把这视为教学工作的关键。学生的创作有时非常简单地接受外来影响,而非真正地独立思考。因此,教师的引导是重要的。当然我并不是一开始就给学生规定什么,他们必须先有自己的想法,然后一起探讨、交流。一旦方向确立,技术上的问题就变得更明确,更具体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一个同学的个性和具体方向提供尽可能多的前沿资讯。作为学生则应努力遵循自己的意图,一直往前走,直至达到希望的目标。

  同学们在学习训练和创作实践中,注重思想情感和个性特征的表达,明确地意识到,唯有注重精神内涵与语言形式的统一,从思想情感和层面出发,寻求语言的自然表现,才有可能产生高水准的陶艺作品。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从艺经验,从不同角度进行艺术思考,探索个性化的道路。从目前的创作实践来看,同学们都显示出了良好的状态,他们所追求的不再是表面的形式趣味,而是心灵相对应的语言形态和精神品格;他们所关注的不再是浮泛空沿的作品主题,而是寄寓在造型中的人文价值和思想意义。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当代文化,从社会变革的现实和个人成长的经验中提炼兼具理性和感情深度的作品主题,涉及到一系列的社会文化问题和人类当下的生存体验。

  通过作品,我们不难感觉到,同学们走过的路程犹如陶冶,从生料到熟料,从粗疏到精致,最终推进到"陶化"或"瓷化"的新境地。这是一个自我塑的过程,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品格提升过程。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用自己初见规模的作品,雄辩地表明:他们没有持技术主义态度来把握陶艺,而是以它为媒介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人文情怀。正是这种人文情怀,让泥料浸透情感,让粘土浸透思想。使他们和他们的作品一道经历了质的变化。

  2001年7月5日于二厂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