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民间木雕艺术——范振华雕塑(序)
吕品昌

  数千年积淀的中国雕塑艺术自成体系,宽宏博大。各类民间雕塑艺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十九至二十世纪中叶,涌现出如“泥人张”、“面人汤”等优秀的民间艺术样式,而与其同时期的范氏家族“范振华雕塑”艺术则成为民间木雕艺术的杰出代表。
  “范振华”是十九世纪初至中叶活跃于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雕塑世家和品牌作坊之代名词。它的大名在今日为人所知甚少,国内也很少留有它的资料,特别是原作现存不多。然而,当我们翻阅历史、从档案记载、从同时代著名学者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范振华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以及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的重要之地位。
  范氏家族雕刻家出自江西丰城,祖孙三代从事手工雕刻艺术创作。时跨百年,历经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代。丰城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产能工巧匠,手工艺技术十分发达。出木匠、漆匠、瓦匠、泥匠、画匠,早年走南洋的许多手艺人当今仍然在东南亚从事艺术,今天,活跃在景德镇的为数众多的陶瓷画家、雕塑家也都来自同一地区。范氏家族以经理雕刻、油漆、绘画为职业。经几代人对雕刻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雕刻手段和风格样式。为许多重要民间祠堂、庙宇创作了表现宗教题材的雕塑。因其高超技艺,而名声大作并奠定其民间雕刻艺术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著名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曾于1935年与友人廖君余游南昌,拜访“范振华”,并留下纪文:“…院中有祖先堂,供奉历来道士及施主像,余独登其堂,见龛中有数像,奕奕如生人,至为讶异。辗转问其作者,俱无以答。终询诸廖君,君言出自范振华者之手。范家世业雕,赣大庙偶像,皆其家产造。及振华,犹有独到,能以木刻人像,状貌毕肖云。…与泥人张作,俱能简约,不事琐屑,且于比例精审,无大头矮足积习。脱去向来喃喃派之平板格调,会心于造化之微。以枝术论,方之十七世纪西班牙雕刻师,无多让矣!…平心论之,吾所见者,未能加乎青云谱祖先堂木人也。…”  
  李松、龚产兴在《中国雕塑.中国现代雕塑》书中有描述:“近代各类民间雕塑艺术相当繁荣,出现了一些民间艺术家。比较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有天津泥人张、江西南昌范振华的木雕人物、广东石湾刘传的人物陶塑、福建泉州江加走的木偶头像、以及北京汤子博的面塑等…”可见“范振华木雕”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早巳是跻身中国杰出民间艺术行列。
范氏作品注重整体,不事琐屑,洗练清新。长期的艺术实践使之领悟艺术精神、洞彻材质品格。师古人亦师造化。范振华的木雕艺术吸取传统精华,研习庙宇神像,梳理中国古代木雕技法。他善于运用传承的技法处理人物比例关系,并使用夸张的手法对形体做简洁处理、注重刻划形象表情以体现人物性格、运用色彩装饰把雕塑、绘画和图案融为一体。使整个作品富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浓厚的装饰风格。
  同时,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范振华”的作品更加丰厚、隽永。又有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范氏木雕注重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品味,研究中国佛教、道教造像营造法式,研读佛经,深入领会宗教情怀,总结出自己的创作方法和造型观。范振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面貌,表现出宁静、纯净的内心世界,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民间的木雕艺术形式,

  优秀的民间艺术是我们共同的瑰宝。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它需要继承、研究和保护。民间雕塑在历史上一直是比较艰难地生长和延续。然而凭着先人的智慧和生生不息的探索精神所创造的文明,世代相传,这样的遗产实在是万分珍贵。假若,有一日突然在某一个时代中断了,消失了,将是多么的可惜可悲。曾经辉煌的“范振华”木雕近半个多世纪被人遗忘的情形就是一个例子。趁现在这些东西还存在着,趁我们对这个问题还有所认识,应该去做一些抢救性的挖掘研究工作。今天,我们欣慰地看到,一位北京服装学院学习艺术的青年学子孙晓晨令人感佩地完成了对“范振华雕塑”艺术的挖掘、整理和初步的研究工作。撰写和搜集了大量文字和图片。我们钦佩他的胆识和勇气,因为这是一项需要巨大投入和宠大的工程,必须有责任心、有眼光、有经验才能做到。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这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一年多来作者孙晓晨为本书查阅大量书籍,积极收集已散落的资料,走访了许多与此相关的人,得到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当近100多幅“范振华”资料图片放在我面前时,我们感到一种了沉甸甸的责任和欣慰,想想它们都是出自从来没上过学堂,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民间雕刻家之手,它们是那样的精美,那样经得起任何审美法则和尺度的挑剔。无人不会心存感动。
  祝贺《范振华雕望》的出版。相信该书的出版和发行将会带动研究、发掘“范振华雕塑”艺术走向更广、更深入的层面。同时掀起保护、发掘、研究人类文化遗产的热潮。是为序。

吕品昌 教授
2006年秋于北京昌平下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