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艺:彰显民族个性与气质


   近几十年来,中国当代陶艺随着中国现代艺术运动一起成长,借助活跃的艺术氛围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当代艺术门类。它突破传统陶瓷的实践范围和技艺范式,以突显审美性的面貌进入现代艺术领域,成为艺术家表达观念、进行文化创新的利器。

恪守传统品格

   关于中国当代陶艺的缘起,存在一种谬误,即认为它完全出于异邦的启迪或驱动。其实陶艺在中国早已形成一种文化传统,并有全国范围的产业环境,这促使20世纪许多中国陶艺家、艺术家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中西优秀文化,进行了现代形态的陶艺创新探索。
   中国是一个陶瓷大国,有“陶瓷母邦”之誉。中国的陶瓷文化一直被视为是体现中华民族文明成就和精神风采的重要方面。而现代陶艺的价值核心——精神性和审美性,在中国亦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特有的文化精神,始终促使传统陶瓷追求一种超越单纯物用、兼重审美价值的精神品格。中国传统陶瓷特别是青瓷,对颇具人文性和精神性的“玉”品质一直穷追不舍,这种追求赋予中国传统陶瓷以不可低估或忽视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因素,内在地促进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实际上,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陶艺以较明显的当代姿态,随整个新手工艺术形态的发展而发展,迅速走出单纯实用价值领域。
   在进行现代形态的探索中,中国陶艺不免受到西方文化影响。随着国际交流日盛,借鉴和效仿难以避免,关键是如何处理接受与吸收。这就有一个度的问题,一味追求“现代性”,照搬西方势必丧失自身的文化品格和优势。就像日本于上世纪初发起的“民艺运动”,正意在从对西方文明的全盘接收中转向民族文化的现代性建设之中。
   对文化而言,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特征是其独特性、多样性和多元化,这也是民族气质与个性的根本体现。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由此引发了一场寻根溯源热潮和对本土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随着中国当代陶艺理论研究不断深入,陶艺家们对陶艺发展逐渐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在陶艺创作上突显了两个重要观念与方向:
   一是对传统“器物”精神的重新认知。中国历来讲究“器以载道”,讲究通过器物形态语言传达出一定的趣味和境界。任何时代的器物,都是其时代精神的映射,正是自始至终对“器”的坚守,才保证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延续与繁荣。所以,中国陶艺从来没有也不必刻意突破“器”的制约。
   二是对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再探索。实用与审美、传统与现代,都是辨证的统一体——一件有着审美性的陶艺作品,并不会因为具有了实用性而损伤了其艺术价值,反之也一样。传统陶瓷文化的精神和品格,为现代陶艺发展奠定了基石,现代陶艺发展必须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焕发时代活力

   中国陶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在于艺术家能自守民族文化传统,突出自己文化特色。不能自守,就谈不上自为;有了自守,才有可能自为,即进行有民族特色的陶艺创造。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当代陶艺进入了转型期——不仅是新老艺术家的交替,也包括艺术观念、审美价值和创作思想的转变。如今,陶艺与绘画、雕塑、装置等当代艺术形态进行融合创造,全方位地介入当代艺术创造中,成为构成中国当代艺术综合场景的一抹重要亮色。
   中国当代陶艺多元发展格局的奠定,得益于一大批勇于探索和具有奉献精神的陶艺家和当代艺术家,尤其是众多跨界艺术家的介入,使陶艺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当代艺术家方力钧先生敏锐地看到了陶瓷在传统固有观念之上巨大表现空间,他在一系列作品《小稿 》中运用了看似厚重的体量以极为薄透、脆弱的小瓷盒为单元反复叠垒、堆切的石方垛,充分利用烧造环节的变形与坍塌 ,链接起了人们内心的那最隐秘不安的心弦,表达了对生命的认识和对人性以及各种关系的探讨。
   当下,随着学术交流和展览活动频繁,中国陶艺呈现出更加活跃和精进的态势。一方面,许多艺术家在多种交流中得到启益,借鉴当代艺术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以鲜明的艺术个性、风格语言进行陶艺创作,凸显出思想性和当代性,在国际舞台赢得荣誉。尽管有一些创作并不十分成熟,却也展现了当代陶艺活跃和多元的姿态,显示了陶艺家对陶艺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认识上的深化。另一方面,当代陶艺越来越受到各界艺术家青睐,全国各地的画家、书法家、雕塑家等蜂拥至景德镇陶溪川——中国第一座以陶瓷文化为主体的创意园区进行艺术创作,他们以活跃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将其他艺术美感融入陶瓷艺术创作之中,拓展了陶艺表现空间,进一步推动了现代陶艺的融合创造,为其注入新的美学意蕴。
   整体而言,中国当代陶艺创作大体有两种状态:一种风格比较稳健,内容形式多遵循陶艺传统规范和经典格式,创意侧重对当代情怀的寄托和对超然境像的营造,同时强调作品的高端技术品格;一种作风比较豁达,手法造型凸显广采博取的综合性和不囿成规的实验性,同时在立意方面更加关注当代文化思潮,以作品来表达作者观念。

追求高质创造

   繁荣创作的态势下,今天的陶艺创作当以高品质创造参与中国当代艺术形态建设,在国际上彰显中国文化精神。高品质创造,当在更大程度利用和把握陶瓷媒介特性的基础上,创造更具审美表现力和激发力的丰富而颖异的形象,适应当代审美需求。 这种审美表现力和激发力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发掘,进而彰显民族个性与民族气质,这也正是中国陶艺家当下面临的学术思考与创作瓶颈。近一些年来,中央美术学院受国家文化部委托策划了“文思-物语”和“志合山海 ”等 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等国际巡回展。同时,也在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策划了一系列专题展览,如“推衍”“物的边界”“回归与再造”“文明的回响”等,基本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尝试与思考,艺术的寻根之旅成为了其中的主旋律。这不仅是文化艺术观念的交流与推介,也是传统陶艺精神的发掘与探索,传递了陶瓷文化所蕴含的时代精神 。
   事实上,中国陶艺进入新世纪以来,正在悄然发生着根本变化:中国现代陶艺已脱离一片繁荣与喧嚣气象,进入到自我内省与积淀阶段。而中国现代陶艺的整体面貌与形势,亦随之发生了重大转变:
   第一、拼盘、乱炖情形不在,个性、风格凸显。上世纪80年代末,现代陶艺观念在各大专业艺术院校传播开来。然而从创作的角度,现时期陶艺创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模仿与借鉴痕迹明显,在艺术表达上也显得做作而空洞,缺少基本的本土个性与气质。随着具有时代个性与个人风格的陶艺作品慢慢呈现,中国现代陶艺进入自我检视与反思的理性阶段。
   第二、嫁接、生搬硬套情形式微,陶艺本体语言特征凸显。中国现代陶艺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早期陶艺家大多是从半路“转型”而来,自然自带着各自的本业习惯。所以,最初的现代陶艺创作表现出了极大的本源艺术特征。随着大家对陶艺本质的进一步探索与理解,“与泥土对话”和对陶艺本体语言特征的追求,成为现代陶艺的新的发展动态。
   第三、单一材料创作观念的同时,新材料、新技术、新媒介的结合与运用成为当下陶瓷艺术创作新的艺术风尚。我在上世纪末的《混沌的失却》和本世纪初的《太空计划》陶艺作品的创作里,即已开始陶瓷与不同材料结合的思考与尝试。后来更是把新材料、新媒介和VR技术等当代科技元素应用到当代陶瓷艺术的创作之中,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青年艺术家耿雪的《海公子》以历史、传说和神话为题材,以瓷器来模仿细腻的肌肤,用影像来表现材料品格,探索一种在不同媒介之间、不同艺术语言之间技术与观念表达的可能性,给欣赏者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
   如今,陶艺正处于稳步发展状态,生命力极其旺盛。信息时代,国内学术交流和展览都十分活跃,这为中国当代陶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推动当代陶艺创作。同时,我们还应清楚地看到,当今大多展览是官方性与地方性的,比如说中国美协陶瓷艺术委员会、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等组办的全国性展览,虽然数量较多,但展览往往在学术定位、学术提升上做得还不够,甚至还是“大锅饭”形式,很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其学术性,以研究带动创作发展。
   同时,当代陶艺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艺术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脱离民族文化根性的艺术,根本不可能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一个不理解民族文化的艺术家,也必然不会得到业内认同。现在很多在国际上很活跃的国内艺术家都做到了立足本土,在继承传统陶瓷艺术精华的同时,用国际视野和现代科技去表现民族文化基因,他们走得很成功,这也是中国陶艺发扬光大的必经之路。
   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中国陶艺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论形态如何变化、美学意境如何拓展,具有民族个性和民族气质,是中国陶艺不变的创作准绳,亦是中国陶艺继续探索的方向。

吕品昌
景德镇陶瓷大学主持工作副校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