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形神
--看吕品昌的陶艺

● 张天蔚

  “陶艺"好像是个新词,是随着人们对"陶"的质感的无穷变化和魅力的认识而产生的,这个词几乎是不言自明的摒绝了由雕塑家们创作的具象的"陶瓷雕塑",而专指了那些专注于玩味"泥味"、"陶味"的抽象造形。而且由于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了上述"味"。这些瓶瓶罐罐,甚至难以名状的造形们,确有了无穷魅力。如果也有着"内容为形式服务"的艺术,"陶艺"大约可视作最极端而成功的实证。

  作为陶艺家的吕品昌,却以自己的作品,大大地造了陶艺的反,在他的手中,"泥味"、"陶味"都驯顺而尽职地服务于他心中的造形和由此而欲传达的一份情感,泥、陶在不状及自身品性和生命的前提下,完成着对更高一级的生命和品性的塑造。在《中国写意》系列中,陶质的粗砺的质感恰与中国古代文人画中的苍老的线条相默契,形与质的完美的重新组合,再次传达出我们都曾熟悉并向往的人世的苍凉和放达;《阿福》系列中,泥的流动感恰到好处地描摹出人体肌肤的微妙质感和喷薄欲出的生命活力。而刻意为之的粗笨造形与粗陶特有朴拙之感相呼应,天衣无缝。你或许不喜欢它的丑相,但作为一件作品,它的形、质共同完成的那一副痴憨之态,却是高处境界。其实进一步想,人之本相,又何尝不是如此痴憨愚纳?

  人物形象似乎一向被陶艺家视作畏途,并极少能看到成功的尝试,大约是顾虑形、神的刻画、描摹,会丧失或淹没泥、陶之"质"的天然具有的美感。而吕品昌巧妙地从"写意"一法入手,形、质、神,浑然天成,甚至有非此质不足以状其形,不足以形其神的境界,确是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