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从容
--写在“埴象”吕品昌艺术展之际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的造型学科是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岁经百年,传统丰厚。几代艺术名家名师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行,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同步,不断探索,笔耕不辍,培养人才,倾注心力,为引领和推动中国造型美术的发展及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自2010年始,“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展”已连续举办十次,成为中央美院的学术品牌展,所产生的学术影响、文化影响都极为广泛,成为备受关注和重视的学术大展。展览的提名评选建立在整体考量艺术家的思想高度、实践经验、教学成果、业界影响等方面的基础上,这对于每一位入选的教师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压力,一方面是对他们多年来艺术成果的肯定,展览力求多维度地呈现他们的艺术思考与探索;另一方面也是同仁们跨学科的交流和探讨,期冀大家以更高的境界、更宽阔的视野、更广博的胸怀坚守文化理想,为时代造型。
  作为在改革开放时代走上艺术道路的一代中国艺术家代表,吕品昌十年里走的是一条不断开阔的艺术大道。他从学习研究陶瓷艺术入手,到从事雕塑和公共艺术创作,在不同的材质媒介中穿行,潜心研究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化,更注重在思想和精神上与时代同步伐,思考并实践中国艺术发展的时代课题,由此形成具有开合张力的艺术观念与得心应手的创作状态。他在重大主题性美术创作投以巨大心力,坚持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把对历史的认识、感怀与深入生活的发现、描绘结合起来,在作品中体现出恢弘的整体气势和精微的形象塑造,尤其在西方写实雕塑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雕塑的造型美学,为中国当代雕塑彰显中国气派作出可贵的探索。他的许多大型肖像雕塑作品无论取材古典还是表达现代,都以丰富的生活感受为依托,在人物的塑造和作品的意境上更多表现人文关怀和文人气质。
  在这次提名展中,吕品昌选择了以陶瓷媒介为主的大批代表性作品,以题材论,其中既有取自生活的人物情态,也有发自怀想的各种意象;以形态观,其中既有薄如蝉翼的“纸质”艺术,也有体量巨大的《太空计划系列》。在这些作品中,陶瓷的材料属性被充分放大发挥,工艺技巧突破已有边界,吕品昌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对艺术大胆的探索,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陶瓷身份意识的彰显。无论是“转换型”还是“嫁接型”,吕品昌都从自己的角度做了最新的尝试和突破,使这些传统媒材以一种新的、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方式进入今天的当代艺术。这些作品彰显了中国艺术家无穷的创作力,发扬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精神。
  吕品昌的工作室名为“汉埴匠”,这次展览又以“埴象”为题,“埴”者,黄土,意味着与陶土紧密的关系,“象”者,便是从陶土中演化出的物形万象。老子曾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阐释"象"与“道”的根本所指,而“埴象”是一种创造,一种主张,一种“塑化”的过程,进而从中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在吕品昌的作品里观赏徜徉,我们似乎进入了更加宽阔的艺术境界之中,看到了“陶”“瓷”与世界当代文明的共同性和共通性,他作品的格局和气派亦可让人感受到一个文化大国所散发的自信与活力,特别是从陶瓷生发的现代表达,更加宛如天造,出神入化。
  中国长期以来处于西方文化输入的被动局面,相当长时间的偏见使得中国与世界在艺术的交流上也存在着逆差,因此,我们需要坚持并继续探索中国话语体系下的文化自觉,在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上有更大的创新性和共识度,才能更为从容地应对全球艺术的趋势和现状。吕品昌能够在传统资源的浸润下走向从容创造的境地,将美术创作和反映社会现实、彰显民族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民族的人文传统和艺术传统中走向当代的创造,这是他思想上成熟和艺术上成就的标志。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范迪安
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