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陶艺语言的探索

--吕品昌陶艺新作评析
本刊记者 ● 迪欣

  陶艺,是现时中国美术创作领域的一个热点,许多锐意进取的艺术家对陶艺创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陶艺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艺术一个富有影响力的方面,与近几年的"艺术回归"思潮有密切的关系。和前些年那些偏重社会学价值的诸种"新潮"创作倾向相比,主张"回归"的艺术思潮则更大程度地关注艺术自身亦即侧重艺术语言的探索和推进。受这种思潮影响,美术创作正在形成深沉的探索性态势,艺术家开始冷静、深入地进行形式和内容上的探讨。丰富、发展以至改变原有艺术表现方式的意向,促成了摆脱实用之局限的陶艺成为当艺术探索的一个着眼点。

  "艺术回归"思潮不仅助长了现代陶艺的创作热情,其纯化艺术语言的主旨亦直接构成现代陶艺创作所追求的中心目标。随着艺术回归意识的强化,艺术家对陶艺语言之特性的认褒和把握更加深入。人们日益意识到陶艺材料、工艺上的可塑性和随机性因素带给陶艺语言的无穷魅力,以及它在表达审美主体复杂、微妙的感觉心象方面所具有的丰富潜能。就陶艺创作实践而言,珍视并充分发掘和利用陶艺语言在艺术表现方面的优势,便成了纯化艺术语言之类追求的具体内容。

  推动中国现代陶艺运动的主要力理,来自一大批青年陶艺家。他们敏锐地感悟到了新时代的文化精神和艺术主题,在陶瓷艺术领域开辟了艺术探索的新天地。他们执着的探索使陶艺成了现代艺术运动中成绩蜚然的领域,初奠了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健康基调和格局。

  吕品昌,便是这批青年陶艺家中颇有影响的一位。

  尊重艺术自身的规律,充分发掘艺语言的表现力,是吕吕昌揣摩已久的课题。前几年,他曾致力于陶瓷肌理形态的探索,尝试利用各种"缺陷肌理"来增进陶艺的表现品质的可能性,并有所突破。当一贯被产业技术标准否定的那些缺陷肌理,如气泡、斑点、落渣、缺釉、缩釉、歪扭、塌陷等等,贴切地表达出新颖奇异的形式意趣时,人们曾对他的陶艺创作刮目相看,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可是,这位青年陶艺家并未因此沾沾自喜。他很快地又开始了新的艺术探索--纯化陶艺语言.

  对艺术家来说,探索既是艰苦的创作实吓,又是深入的精神思考。一般地说,艺术探索上的实践成果,往往得之于探索者思想认识上的推进。事实上吕品昌陶艺新作所显示的鲜明的艺术追求以及值得肯定的成绩,正是出于深入的思考和深化的认识。就作品提供的信息而言,这位青年陶艺家显然对陶艺语言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更为深刻的的是他把纯化艺术语言的美学课题置于非形式主义的视野中加以思考,在不割断形式与意蕴,创新与传统,艺术与文化相互联系的前提下对待艺术的自律性。也许他意识到:物质媒介的随机性态与表现要求,在前一时期的创作上似乎未能达到交融无间,那些恣放纵?quot;缺陷缺理"似乎缺乏足够的意蕴上的暗示或约束,以致丰富的陶艺形式因素未能充分地转化成具有特定形式意味的艺术语言。也许他意识到:纯化艺术语言并不是那种一味地削弱或淡化精神内涵的所谓"纯形式"的追求,而是努力地将人生过程中生发的朴素精神感受诉诸纯形式的表达。也许他意识到:民族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是影响审美创造活动的一种不该忽视又不必虚夸的积极性因素,在沉静中潜心品度本土文化的文脉传统势必给艺术创作带来活泼的生机。

  尽管这是对吕品昌求索思变之心迹的一种揣测,但可以相信,这种揣测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妄断。事实上,这位青年陶艺家已在他近期创作的陶艺作品上显露了两种锐锋--形式因素的意蕴化和形式意趣的民族化。作为吕品昌陶艺新作突出的艺术特色的两种锐锋。直观地展示了这位陶艺家求索思变的心迹和心得。

  对随机性因素造成的陶艺肌理形态散漫自在倾向加以控制,使之合乎预期的表现意向,体现了陶艺家进一步发展前期那种"缺陷肌理"语言的意图。所谓控制,实质是对随机效果的预见以及针对性的利用。在吕品昌的陶艺创作上,这种控制性明显地加强,以致那些在塑造和烧造过程中随机出现的奇异而自然的肌理效果,被纳入到明确的表现意图之中而具有特定的形式意味。也就是说,物性形式与心性内涵充分融合,呈现着高度的统一性。这意味着形式因素的意蕴化,亦即陶艺作品语义内涵的纯化。很显然,《长者》粗砺坚实,大气磅礴的板块结构,被恰如其分地融化在表征尊严、崇高、神圣等概念的意象理趣之中。陶艺的可塑性和随机性因素在这件作品上响应了艺术家创作意念的召唤,以其物性的贡献使刚正高洁的人格品性和超尘脱俗的风骨气质,获得了纯形式的表达。在《患难之交》上,陶艺的表现机制则被陶艺家巧妙地利用来揭示豪侠无畏、坦荡诚挚之意象。随意堆砌的团块结体和轻逸流畅的信手划痕,仿佛凝固了一腔方刚血气将世间高尚的人伦情操化作永恒。吕品昌的另一些新作,如《力士》、《早春》以及更有抽象色彩的《无题--构成系列》等等,则着意表现活泼的生命力和生命机体的扩张意象。作者在这作品上充分夸张和强调了粘土柔软而富有强性感的物性特征,并将他们导向"生命"或"力量"之概念主题的提示。就陶艺创作而言,随机性因素,固然会造成许多出人意料的审美效果,但放纵自流往往得不偿失,也无法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意志。因此,预见并针对性地利用之,是随机性形式成为陶艺语言有机成份的前提。这就要求陶艺家必须熟悉陶瓷材料、成型和烧造工艺的技术性能,以便对未来的艺术形式作出预先的把握。上述作品,表明吕品昌有着坚实的基本功和高度的控制力。正是凭借这种能力,他才有可能在陶艺作品上,使丰富的形式因素,充分地意蕴化,并且毫无雕琢之迹。这种意义上的形式探索,对于矫饰风气的扭转大有裨益。

  近年来,艺术家所普遍关心的课题,逐渐由"横向移植"转向"纵向延展"。人们似乎追切希望从本土文化艺术的文脉传统中寻获形式风格的源源活水。吕品昌近期的思考重点似乎也在于此,他力图使自己的陶艺语言富有鲜明的本土文化色彩。回顾其旧作,这个课题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但心得却显见于新作之中。

  吕品昌潜心探究中国古典艺术以及民间艺术的文脉传统,力图在陶艺语言中延展其意趣,形成其陶艺新作的又一艺术特色。如果说所谓文脉传统的延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简单地解为艺术形式民族化的话,那么这种民族化并不等于传统形式的借用或改造。在吕品昌看来,"延展"是一种基于文化历史视野的再认识、再创造,是一种内化成心灵现实,并呈现在艺术形式上的文化精神。因此,文脉传统的延展,不是在作品上做一般的矫饰文章,而是力求通过特定的形式结构造成某种合乎民族审美心态的意味和意象。可以借一种不免简单化的类比来表达我们的判断,可就是说,《思者》、《长者》、《无题--构成系列》一类的作品似有梁楷《泼墨仙人》那种豪放超逸、荒疏恬谈的文人笔意。而《患难之交》、《力士》、《春风》一类的作品则似得中国民间艺术创作那种浑然天成、信手游心的风韵。这些作品的结构、纹理、色泽、影调以至刻塑痕迹间,气韵贯通、风力蕴藉,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的格调和情趣。诚然,难以用文字详尽地描述艺术形式所激发的微妙的审美感觉,但可以预料,只要人们对本土文化传统存有热情和悟性,都不难从吕品昌的陶艺新作中获得某种认同感。陶艺家的这种艺术追求,反映了中国陶艺现代形态建设的一个侧面。就未来的趋势而言,这一侧面的展开有可能别开中国现代陶艺的生面。

  综而论之,在吕品昌陶艺新作上显示的两种锐锋,是陶艺家试图从空间和时间意义上,思考的探索陶艺语言纯化这一课题所取得的成果。这些成果增进了吕品昌陶艺创作的艺术个性和审美感染力。进一步说,这些成果所展现的探索意向和角度,不仅使这位青年陶艺家本人进入了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境界,也为有志于现代陶艺探索和创造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照和启示。